查看原文
其他

「耀客十周年系列」徐纪周——《特战荣耀》的制作,短期很难超越

耀客传媒 耀客传媒 2023-01-05

YOUHUG

《创剧人——耀客十年口述实录》现已正式上架上海世纪出版官方旗舰店,欢迎选购~

《特战荣耀》的制作  短期很难超越

2017年,吴京执导的电影《战狼2》横空出世,创下了56.94亿人民币的票房奇迹。
2018年春节档,《红海行动》在一众合家欢影片中突出重围,最终揽获36.52亿元票房
军事动作片的成功,震惊行业之余,也给影视工作者带来了启示: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得“民气可用”,“大国崛起”的故事成影视创作富矿,军事动作题材大有可为。
电影市场上军事动作片代表作频出,而剧集领域尚缺领军选手。
接力棒递到了电视剧人手中。很快,视频平台下场,流量演员入场,大制作接连启动,军旅剧的黄金时代仿佛就在不远处招手。
然而,事实的另一面是, “军改”在过去十年间风起云涌,原先各总部和各军区下辖的电视制作机构逐渐撤编,一个时代结束了,拍摄军旅剧不再像以前一样有明确的对口单位和报批流程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由耀客主投主控,冯骥、徐纪周编剧,徐纪周执导,杨洋、李一桐等人主演的军旅剧《特战荣耀》迎难而上,挑战中国军旅剧制作天花板。
《特战荣耀》在官宣阵容时产生过舆论轰动,在开机后经历过超支、超期的阵痛,在播出前经历了漫长的沉寂,在播出后收获少量争议和大量好评。
作为本剧的编剧之一和导演,徐纪周参与了《特战荣耀》从无到有的全过程,其中,有热血澎湃的激昂时刻,也有百思不解的苦闷时光。无论如何,这部剧都成了国产军旅剧发展中的重要路标。
以下是徐纪周的讲述。

顺势而为和逆流而上

《特战荣耀》的策划始于 2017 年。当时,与耀客紧密合作的编剧冯骥给我看了一本名为《中国特种兵之特别有种》的网络小说,希望能以此为基础,一同创作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。
我和冯骥是老朋友了,曾一起合作过《永不磨灭的番号》《战雷》等电视剧。做起剧本来配合默契,优势互补。
那时候,电影市场被《战狼2》带热了,次年的《红海行动》又加了一把火,整个影视圈对军事动作题材的项目都非常渴求。有一个视频平台的项目负责人曾郑重地对我说:“剧集需要有一个能对标《战狼2》和《红海行动》的代表作,你应该来完成它。”
因此,基于市场环境和平台的期许,我接下了《特战荣耀》这个项目。平台很看好:“你用最好的资源拍,我们用最高的价格收。”
我和冯骥开始着手准备剧本,投资方耀客带来了男主角杨洋。
当时,业内流传比较广的一句话是:没有 S 级的演员,就没有 S 级项目。况且,杨洋出演军人,本来就自带一定的优势。
他是军艺毕业,对一些基础的军事技能非常熟练,军事动作也上手很快,所以他有燕破岳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傲气,就像那句台词说的:像立正稍息转体这些,还用练吗?
最初,我、杨洋还有耀客总裁吕超吃了一顿饭,我在饭桌上问杨洋:“你最想演什么样的角色?”他想了一会儿,然后认真地对我说:“我就想演一个真正的特种兵。”
我理解他的那种渴望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女频剧成为创作主流。为了迎合女性观众的喜好,男演员的角色选择相当有限,不是霸总,就是暖男。久而久之,男演员内心一定会有不满足感。这种压抑感,在“狼性男人”霸屏的时代,女演员也曾有过。
所以,当男演员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之后,往往在女频剧的选择上更加慎重,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商业价值的提升,还有自身表演欲望的满足。男性流量演员为何纷纷出演军警?这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。

徐纪周工作照

就这样,视频平台渴求,制作公司有意,最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心情迫切,我们主创顺势而为。2018年春节后,《特战荣耀》的项目正式启动了。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们主要忙活一件事:剧本。我和冯骥搭配起来比较互补,我比较急,他脾气好,吵不翻,合作起来事半功倍。
我们先是对原著进行了拆分,对适合改编成剧本的段落重新排列组合,梳理人物关系和线索。这并不是魔改,而是网文向剧本转化的必经之路。因为网文的特点是每天更新,往往对人物成长和时间线索的设定不太注重。这在剧本中是大忌,尤其对男性向的剧来说更是如此。
一般来说,女性题材主要靠情绪和情感驱动,男性题材重逻辑也重对抗,所以我们必须从根儿上就把它给理顺了。

冯骥是军旅作家,写军旅题材有旁人无法比拟的优势,他了解部队的生活语感,知晓部队的规章制度。创作军旅剧,这一点非常重要,它不是说学就能学到的,也几乎不可能从采访中得来。所以外人写部队往往一看就不对,他写起来游刃有余。

我是从戏的观赏性上出想法、提意见,两人反复讨论修改。但很快,我们就遇到难题了。

军旅题材的创作空间其实很有限,翻来覆去就那几个步骤:训练、演习、少量实战,同样的招数在此前的电影电视剧中用过太多了,我们不想重复,既然要做天花板,就必须有新东西。

那段时间,我们互相逼对方,他想不出来了,换我想,但我也想不出来,总之遇到了瓶颈。怎么办呢?找内行聊天。

《特战荣耀》的演员选了很长时间,选中的人大多有从军经历。这下,我们可捡到了宝。

我们去找这些退伍军人,与他们挨个聊天,天南海北,什么都聊。这个办法比去部队采访还有效,因为你去部队的话,这是任务,人家会有顾虑,不会跟你说太多,但我们私下聊天就不一样了,大家都放得很开,乐意为这部剧作贡献。几个月下来,还真聊出了不少新东西。

这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过程,我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有用的东西,然后将其融入剧本之中。

冯骥的另一个优势是,在多年的军旅剧创作生涯中,他找到了一个平衡点:队审查能接受,同时又最大程度保留互联网军事文学的爽感。当然,这种所谓的爽感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军旅剧创作的掣肘。它让市面上的军旅剧更同质化了,同时这爽感与主管部门的引导也是相悖的。

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剧本创作阶段就费尽心思创新的一个原因:尽管我们很难将这种创作惯性和审美偏好连根拔起,但最起码要去尝试淡化军事网络小说给剧带来的影响。

制片组工作照

为了达到这一目的,对原著进行合理化改编,从退伍军人那里汲取营养,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除此之外,我还有意识地避免从网上获取灵感。
因为男主角早就定了杨洋,我们也专门在剧本中加入了很多他个人的特质。从杨洋之前的作品入手,我大概感觉到了这个演员在演艺生涯中内心的成长轨迹和表演特性。
比如,你能在某些戏份中感受到他的真诚,又能在一些地方看出表演痕迹,你能意识到哪些地方是他自己的东西,哪些表现是导演的要求。做完这层功课,就能大概了解他在什么样的戏份中能够挥洒自如,然后我们再像裁缝一样量体裁衣。
某种程度上说,《特战荣耀》就是为杨洋量身打造的,是写给他的一封“情书”。

杨洋进行射击练习

杨洋是一个非常实诚的孩子,如果他信任一个人,就会愿意对那个人敞开心扉。我还记得,开拍之前,杨洋提前半个月就进组了,白天训练,晚上读剧本。我们住在一栋楼里,他在楼上,我住楼下。有一次,他敲门进来,情绪比较激动,说一口气把剧本读完了,燕破岳就是他想演的角色。
那一刻我非常欣慰,作为导演,我需要演员在开机前有这种对角色的饥渴感,只有编剧、导演和主演形成合力,才有可能给观众奉献出好作品。
毕竟是军旅题材,我们一直希望得到部队的支持,但近些年来,部队对拍摄影视剧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,往常还有部队制片厂和电视剧制作机构对接,到《特战荣耀》时已经很难找到清晰的对接路径了。
但是,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,2019 年 4 月,《特战荣耀》开机了。当时我们多留了一个心眼,先拍一些群戏的镜头,群演不必上衔,穿指向性没有那么明显的作训服,几位主演趁着这段时间熟悉状态,直到最终确定这部剧的兵种为武警后,武警服装和装备进场,演员入场,我们的“战斗”算正式打响了。

一支“孤军”入盈江

《特战荣耀》对标的是电影,标准是:场景和动作戏在同类剧集中少见,给人以新鲜感。
取景上,我们选择了云南省西部的盈江县,拍摄地距离缅甸也就 15 公里,是非常僻静的一个地方。剧组的人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,一刷抖音,推荐的内容全跟缅甸有关。
当然,条件也很艰苦,每天光开车从酒店去拍摄地就得三个小时,回来又得三个小时,而且那地方海拔差距比较大,我们每天都得经历高原反应,非常不容易。但真正开拍后,效果立马就出来了。
首先,这向全剧组的人表明了《特战荣耀》的创作态度:我们要创新,不找被拍烂了的地方;我们不糊弄观众,到了真正的边陲地带;我们自己都对拍摄地感到新奇,自然也能在视觉上给到观众不一样的东西。
其次,我们为演员营造了一个拟真的军营氛围。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,娱乐活动有限,大家像当兵似的处了几个月,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,他们把这种情谊带到了拍摄当中。
一个意外之喜是,演员居然在这种环境中开始了“内卷”。他们每天拼命锻炼,包括杨洋在内,除了完成固定内容,还给自己加了很多其他的训练科目,效果非常明显。
军旅剧就是这样,演员训练十天跟训练一天不一样,训练二十天跟训练十天又不一样,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做动作时的反应,都直接与训练挂钩。
更何况,《特战荣耀》的拍摄本来就很考验演员的体力。就拿一场简单的跑步戏来说,至少要拍三遍:航拍一遍,正面拍一遍,特写拍一遍。由于大多是山路,演员还有高反,一般跑两遍他们就受不了了,只能让他们歇一会儿再继续,如此反复。
动作设计上,我们也力求写实,前后启用了两套动作班底。前期是韩国团队操刀,他们曾拍过《鸣梁海战》《江南 1970》等影片,动作偏街斗,打得非常野,像剧中燕破岳和战友在泥潭那段拳拳到肉的搏斗动作,就是他们设计的。
后半程主要由洪家班完成,动作更符合部队的格斗体系。洪家班的动作导演郭勇没有完全按照团队的武术功底设计动作,而是和军事指导一起合作,根据军旅剧的特点,有针对性地设计动作。他光是收集相关资料,就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。
说到这儿,我得提一下剧中扮演郭笑笑的演员蒋璐霞。之前,我看《红海行动》的时候,就对她的表现印象深刻,后来筹备《特战荣耀》时,就通过冯骥联系上了她,然后见了一面,敲定了这次合作。

蒋璐霞在拍摄现场

这位女演员是真正的“拼命三娘”,拍摄《红海行动》时,她隐瞒了自己腿部骨折的事实,硬生生扛到了拍摄结束。为了打磨自己的军事技能,据说她曾自费在泰国进行过“虐俘训练”,也就是人们印象中的反刑讯训练。
在《特战荣耀》的拍摄中,她基本都是亲自上阵,拍摄所有动作戏份。所以,为什么播出之后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角色?这是人家自己拼来的。
拍摄期间,剧组确实遇到了很多不曾想象的困难,比如长达半年的雨季。我记得特别清楚,当地的一个公众号在文章中写道:“进入雨季,生产活动都停了,我们进入了最安静的季节,每天只能看到摄制组的车来来回回。”
有时降雨量太大,就把路冲毁了,我们的车都没法通过。这对剧组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,因为说白了,剧组在短时间内把几百号人聚起来,往往需要一个一鼓作气的拍摄过程,如果不断因为客观条件导致进度延后,人们就容易泄气,剧组的整个节奏就被打乱了。
我意识到,当拍摄周期不可避免地延长时,作为导演,我必须把人们心气儿重新聚起来,调整生产节奏。并且,要用一股巨大的荣誉感督促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,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:我们正在一起拍摄一个史无前例的作品。
就这样,在艰苦的外部环境下,剧组内部反而愈发团结,大家都拧成了一股绳。直到现在,还有人时不时地回忆那段并肩作战的日子。
我也始终觉得,剧组在极端环境下拍出来的东西,效果极佳。

“仗”我得给你打明白了

《特战荣耀》采用的是训练和实战双线缠绕叙事,在第四集就开始让主人公参与了真实战斗。
把真实战斗拍明白了,是《特战荣耀》的另一个追求。我要的不只是双方你来我往,随便找个山头放上几枪,演员打得热闹,观众也单单看了个热闹。我要的是拍出双方的战术、战法乃至细化到每个人的走位,既要有真实质感,也要让观众看得一目了然。
想要达到这种效果,单靠文学剧本是无法完成的,需要我们在现场进行大量的二度创作。
除了启用自己熟悉的主创班底,我们还招募了一些懂军事戏的专业人才。拍每场军事戏之前,我们就像部队演习中的演习导演部一样,先做沙盘推演。
比如,第一集营救人质的那场戏。我们先把 3D 图做好,模拟攻守两方,然后聚在一起商量战斗的具体打法。首先,明确这场战斗的意图。其次,合理规划我方的人员配置。第三,安排我方人员的行动步骤以及每个行动的具体目标。最后,推演敌方发现之后,如何进行防守反击。
整个过程,完全按照实战的思维进行推演,然后在掌握战斗全貌的基础上,再进行工作的细化:由谁侦察?侦察获得了哪些信息?战斗是从哪儿发起的?战斗细节清晰之后,我们又开始进行拍摄上的细化:炸点布置在哪些地方,既不影响演员的跑位,又处于摄像头捕捉的最佳角度?机位应该放在哪儿?每场戏的拍摄次序是怎样的?最后甚至具体到了每个演员的动作设计和装备配比。
复杂,意味着精确。每场军事戏都对应着一整套完整的拍摄流程,主创和演员看得非常清晰,也只有这样拍下来,最终成片之后,观众才能看得懂。
营救人质的那场戏发生于一处水寨。在现实中,那个水寨位于湄公河,原来是一片鱼塘,后来被我们承包下来,按照设计图纸搭景。因为涉及很多水中的戏份,我们就把水抽走,只留半腰的水深,这样既能保证演员和摄影师的安全,也更利于架设机位。
与其他类型剧不同,军旅剧的拍摄一旦涉及战斗场面,就得考量非常多的细节。我可以很自豪地说,这部剧拍摄时的细节做到位了,炸点的布置非常精确,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受伤。在有大量实战镜头的情况下,《特战荣耀》做到了安全生产。
让我欣慰的是,付出也得到了回报。《特战荣耀》播出之后,实战部分受到了好评,尤其是得到了很多现役军人的认可。
除此之外,在没有得到部队的设备支持的情况下,我们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和服装也得到了军迷的认可。
导演组里有几个年轻人是军迷,对一些军事动作和装备如数家珍,哪些是苏式的,哪些是美式的,哪些是我们自己的,划分得清清楚楚。他们经常吵得不可开交,最后由我做裁判,选择最好看的那一种。
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,演员所用的枪械设备是有“配方”的,每个人配备不同的主武器和副武器,每个人所带的其他实用性工具也各有特色。

云南拍摄

所有的仿军事设备都是从香港的仿真枪店购买回来的,买回来我们再根据每个角色的特质进行搭配。
一开始,我对这件事并不热衷,等真正扎进去后才发现,一入军材深似海。你看着军人好像穿的都是军装,带的都是枪械设备,其实完全不一样,包括穿什么鞋,搭配什么衣服,非常有讲究,里边的学问深着呢。我们导演组中有好几个部队出来的,又是军迷,非常“嗨”这套东西,每天变着花样研究。
总之,拍摄期间就是一个不断给自己找麻烦的过程,很多内容是我以前也未曾尝试过的,这是我拍《特战荣耀》的一个动力。

意料之外:审美迭代

据我观察,在《士兵突击》之后,很多军旅剧包括军事动作大片,都深受军事网文尤其是“兵王流”的影响。
某种程度上,这在当时是创作大势。比方说,杨洋之前拍的几部剧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《全职高手》,人设是大神。在《特战荣耀》中,燕破岳也是大神。
除了受“兵王流”网文的影响,与当时的流行文化也有一定关系。想想 2018 年时,网上还在流行“狂拽帅酷”的词语,到了近两年,“躺平”“佛系”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心态。
事实上,在创作之初,我已经有了破除“兵王流”套路的初步设想,虽然无法在人设上有颠覆性改动,但我们着重突出了燕破岳的精神困境,强调他内心世界的成长和锻炼。

云南拍摄

这算是一种创作技法,当燕破岳的军事技能从一开始就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,我们必须从他的精神层面建立一种成长困境,以此凸显人物弧光。
某种角度而言,我认为燕破岳的人设与杨洋本身的经历也较为契合。杨洋从小到大都很出众,长得好看,舞也跳得不错,到哪儿都出类拔萃,这些经历赋予了他一种自信和傲气,跟燕破岳如出一辙。正因如此,燕破岳更利于他代入角色,建立演员的信念感。
可惜的是,在当时的创作环境和市场偏好下,想要从根儿上去除军事网文的影响,几乎不可能,我们只能是尽力而为。
没想到,制作完成后,待播时间也长。等到《特战荣耀》正式播出时,外界的审美和心态已经变了,燕破岳的人设引发了一些争议。有人觉得他为什么这么牛,有人觉得被冒犯到了,这些都不是创作时所能预料到的反馈。
但从整体上看,这部剧的制作并没有因为项目搁置而过时,市场反馈和口碑也不错。视频平台向我传达过成绩,《特战荣耀》的复播率和完播率都特别高。豆瓣评分 7.1,也充分说明了观众的认可。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一部军旅剧,《特战荣耀》的硬核还体现在它没有出现任何感情戏。起初,燕破岳和李一桐饰演的艾千雪有极少量的朦胧感情戏,我们想以作为点缀,但后来还是在部队的建议下去掉了。

印象最深刻的是耀客人的精气神

《特战荣耀》原定拍摄周期 5 个月,后来用 9 个月的时间拍完。作为导演,我需要对整部剧的品质负责,即便超期,也始终心里有底。
但同时,我也非常理解投资方的煎熬,为此我和耀客的制片人员没少沟通。
想既保证品质,又得到投资方的理解和支持,彼此之间都需要一个契机。
2018 年电视节期间,我带着一部分剪出来的素材拿给吕超总看,制作上得到了他的认可。自那以后,他基本就不再催了。
不自谦地说,《特战荣耀》在制作上为军旅剧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,说得再狂妄一些,短时间内无人超越。
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耀客的一个特点:想要让对方信任你、认可你,你得拿作品说话。其实,在双方长达九个月的沟通中,也能感受到耀客自上而下的一种精气神。
首先,员工的学历高,基本都有留学背景,尤其是情商高。他们没有甲方与生俱来的那种小傲娇和小傲慢,而是非常尊重创作者,愿意平等地进行沟通。

特战荣耀主创团队合影

其次,在商业之外,他们有自己的创作情怀。在不同阶段,分别有不同的人与我对接,不管哪拨人,都不会仅仅把这部剧当成一个任务,都有一种使命感,发自内心地想把这个项目做好。
在这个过程中,很多人受了不少委屈,但还是咬牙硬挺,非常有担当,不会遇到难题就往上推,也不会相互推诿,总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。
对创作者来说,这一点非常重要,他们尽可能为你营造出一个纯粹的创作环境,让你不至于被其他事牵扯太多精力。
我能感觉出来,自上到下,耀客不单单把剧集当成一门生意,而是当成了自己的事业。我尊重他们,因为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艺术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。

✦✦

公众号

✦✦

视频号

记得关注我们

更多精彩内容请去往

新浪微博:@耀客传媒

抖音:耀客传媒

今日头条:耀客传媒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